中国电视人在地中海范围内规模空前的大型电视行动。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清电视技术设备,进行多视角和全方位的拍摄。纪录片《地中海香颂》试图”用镜头解读文明,用脚步丈量世界”,呈现地中海叹为观止的文明遗迹,诠释人类文明传承的印记。通过强烈的视觉美感、真实的现场纪实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观众与地中海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有人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文明的象征。而今天,在浪漫的灯火之城巴黎,最耀眼的风景,当属这座被誉为地球上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的埃菲尔铁塔,因此,铁塔是现代巴黎文明的标志。
但是有谁能够知道,今天这座令全法国人都为之骄傲的铁塔,最初却只是被作为一个临时建筑修筑而成,甚至在它最初的构想提出时,还遭到过绝大多数法国人的反对。那么在埃菲尔铁塔无限荣誉的背后,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曲折经历?这个看似沉重的铁制庞然大物,又是如何征服了浪漫的法国人的?
十二月的冬天,我们踏上了前往法国巴黎的行程。此刻,能够清晰触动我们感觉神经的除了巴黎的阴冷,还有车窗外那雾气之中若隐若现梦境一般的城市。数不清的人物在这里诞生,数不清的人生在这里上演。但我们眼前的这座恢弘建筑,能让我们想起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维克多·雨果。雨果与这座见证了法兰西历史的宏伟建筑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位历史伟人是如何迈着浪漫的脚步,走过了那个惊涛骇浪的年代的?在我们这些探访者的眼中,巴黎圣母院无疑是走近雨果那传奇人生的最佳起点。
当远处的城市轮廓随着汽车的飞驰渐行渐近的时候,我们决定下车步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古城阿尔勒。对于第一次光顾此地的我们来说眼前牌楼上的圣女画像显得那么陌生。但我们还是在努力的寻找着,寻找着我们在这个城市唯一熟悉的一个名字,一个叫文森特·凡·高的非凡画家在此留下的蛛丝马迹。一百多年前,文森特·凡·高为什么只身一人从巴黎来到这个小镇?这个穷困潦倒的荷兰画家将选择在哪里栖居?他又是在什么地方涂抹的那些不朽的画作呢?
走近波尔多和格拉斯,探寻考究的酿酒以及香水制造技术。离开了浪漫的巴黎,我们在黎明时分启程,驱车前往法国西南部的重镇波尔多,那个让法国冠上“浪漫的葡萄酒帝国”之称的地方。这个和法国香水和艾菲尔铁塔一样,被称为法国“名片”的地区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使其至今仍拥有着“世界葡萄之乡”的美誉呢?查看地图我们发现,格拉斯位于法国南部,依山而建,它犹如一条斑斓的丝带,慵懒的依偎在地中海与南阿尔卑斯山之间。也许是得到了上帝的恩赐,格拉斯小镇犹如天堂一般。有人说,格拉斯是一个需要用鼻子指引方向的地方。但由于此时恰逢季冬季,空气中没有了传说中那样弥漫着的浓郁香味,被雨水清洁过的氛围散发着的恰是一股清新的气息。倒是地中海地区少见的雨水对我们异常的眷恋,陪同我们一路从尼姆又来到了格拉斯,天空如同一口尚待补好的沙锅,时不时地漏上一阵。香水小镇被笼罩在一片雨幕中:不见美丽的薰衣草、更不见传说中有上百个花瓣的红玫瑰,只有偶见的仙客来,洁白的开在大大小小的香水工厂的房前屋后。
我们从尼姆市东北的尤塞斯镇出发,一条潺潺不息的小河将我们引到了古城尼姆郊外寂静的荒野中。尼姆属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素有“小罗马”之称,据说,这里每年阳光的照射时间长达三百天以上。但是,赶巧的是,我们的到来遭遇的却是阴雨天气,这在拥有“阳光之路”的普罗旺斯是稀有的气候,或许我们此行将要和水结下什么不解之缘。当年的罗马人为什么来到了这个古城?他们是否也曾像我们一样在荒山野岭中寻找过水源?水,给了尼姆生命,也给了尼姆古城两千年的沧桑与辉煌。或许,当年能让罗马人驻足于此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尼姆古城的“泉水精灵”。
从高迪到毕加索,从神奇的建筑到浪漫的西班牙古城,不同领域的传奇人物,在各自的人生中谱写了怎样的辉煌?沿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线一直向西南,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入西班牙境内,一座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就坐落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前沿,它呼吸着地中海的风,散发着艺术的光彩和热情,它就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的首府,巴塞罗那。
这里是安东尼奥?高迪作品的露天博物馆,是这位建筑大师以离奇的想象和狂热的宗教热情用砖瓦玻璃和钢筋水泥谱写出一首首立体建筑之诗的地方。巴塞罗那之于安东尼奥高迪,乃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没有哪座城市会像巴塞罗那,因一个人而变得熠熠生辉;也没有哪个人会像高迪,因一座城市而变得精神不灭。离开地中海瓦伦西亚山区的岩画遗址,我们一路向南,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著名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出生地—西班牙南部小城马拉加。告别了白日的喧嚣,夜色如水的马拉加,更平添了几份艺术的气息。倒映着光影的海面像流动的画布,远处的海港如同毕加索笔下的立体图案。漫步于阳光海滩,享受着棕榈椰风。整座城市如海市蜃楼般的柔美。这就是毕加索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吗?在这里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大师当年的身影呢?
哥伦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锲而不舍得,出海西航?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神秘岩画,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这个西班牙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航海探险家,不但发现了新大陆,而且也加速了不同文化的传播与融合。看着眼前这些把自己装扮成印地安土著的西班牙人,我们头脑中闪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哥伦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让他坚信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并锲而不舍得的寻求资助最终出海西航的呢?我们发现,关于哥伦布为什么坚持要出海西行的说法,至今无一定论。
一说处在少年时期的哥伦布疯狂地迷恋上了《马可·波罗游记》。他不仅精读了此书,并且还对此书进行过一番精心细致的研究。哥伦布出海的目的是一心想要闯出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从而实现他到达《马可·波罗游记》中满是黄金国度的梦想。朝阳冲破了云层把光芒撒向大地,揭开了万物的面纱,我们在卡斯特利翁岩画博物馆馆长比利先生的陪同下,翻山越岭一路攀爬,前往位于西班牙东部瓦伦西亚地区的岩画遗址,去探寻数万年前留在山上崖壁之上的岩画的踪迹。
红色的披风卷起绚烂的波澜,奔腾流淌的旋律撩动***四溢的舞步,从斗牛到弗拉明戈,西班牙人如何演绎精彩的生命颂歌?说起塞维利亚,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因为在这片火辣的土地上不仅有着斗牛场的碧血黄沙,还有着弗拉明戈的热情奔放。西班牙著名的戏剧家、诗人加西亚·洛尔加的一句“塞维利亚的王子,哪一个能与您相比”一语道出了斗牛士在这里的崇高地位。
那么今天,在这座依偎在瓜达尔基维尔河畔,被称为西班牙最宏伟的塞维利亚斗牛博物馆中,到底记录了多少关于人与牛对决的历史故事?而我们又能否找到代表西班牙民族精神的斗牛活动享誉世界的原因所在呢?“弗拉明戈”是什么?舞蹈家说它是一种舞蹈艺术,歌唱家说它是一种音乐风格,演奏家说它是一种吉他弹奏技巧……结束了西班牙斗牛的拍摄,摄制组的车队回到了塞维利亚,努力地寻找着弗拉明戈的节拍。偶然间,广场上一对吉普赛年轻人的婚礼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生命的***,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这些探访者的面前。直到此刻,我们才有所感悟,为什么有人认为:斗牛士精神是西班牙民族坚毅果敢的脊背,弗拉明戈则是西班牙人体内奔腾流淌的血液。那么,弗拉明戈到底是什么?在这块弗拉明戈的起源之地,到底隐藏着有多少故事?而今天的弗拉明戈人,又是如何演绎着西班牙人生活的呢?
在农历新年之前,我们结束了西班牙的行程。穿过佩尼韦蒂科山脉,欧洲大陆的最南端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车窗外的海水依旧湛蓝,只是海的“味道”已有明显不同,这也让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前方就是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汇点,欧洲和非洲两块大陆的分界线。而海的对面,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非洲摩洛哥。
700多年前,在44个国家留下过足迹,被称为蒸汽时代来临前,旅途行程最长的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故乡丹吉尔还有多少关于他的故事?而今天的摩洛哥人,又是在怎样继续着伊本·白图泰的传奇呢?
宏伟的城门,历经沧桑的古垛口,古城非斯为何成为摩洛哥人的精神首都。红褐色的房屋,古老喧闹的广场,神秘的红衣人讲述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在非斯现代化的新城对面,极具北非摩洛哥古文化的非斯老城区,安详地镶嵌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之中,向人们展示着一个跨越时空的世界,一大片茫茫的白色小屋,鳞次栉比、绵延不绝,华美的宫殿与庄严的清真寺,点缀在曲折幽深的街道之间,让人感到这分明就是《天方夜谭》里的城市。直到非斯古城尽显眼底,我们才真正明白这座摩洛哥的第一座古城,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真正原因。
那么被现代化包围和冲击着的非斯古城,因何能够独善其身,而今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是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呢?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行程,荒漠中再次出现了绿色,高大的棕榈树和橄榄树替代了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一栋栋红褐色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替代了满眼白色房子的卡萨布兰卡城,期盼已久的红色之城——马拉喀什呈现在了我们面前。马拉喀什距离风景如画的阿特拉斯山仅一箭之遥,那里有取之不尽的红石和红土,自古以来就是马拉喀什的建筑原料。我们理所当然的可以把红色的建筑看成是环境因素的产物;但也可以看作是马拉喀什人对生命的渴望,因为对喷射着红色光芒的日出日落本身的崇拜,就是一种对生命不息的向往。那么,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上卖水人的红色长袍又蕴含着怎样的寓意呢?
我们对卡萨布兰卡城市的寻访,从穆罕默德五世广场开始,因为陪同我们的一位摩洛哥朋友说,穆罕默德五世广场是城市的中心,也是这个国家现代化的象征,广场上成百上千只的鸽子在这里巡游和觅食,满场飞奔的孩子们在和鸽子戏谑玩耍,不远处威严耸立的法式教堂,和绿树掩映下的阿拉伯清真寺交相辉映,不同的文化同时存在于这个广场之上,完全有别于地中海另一边的欧洲国家,那里所呈现的是古老与现代的并存,而这里形成的却是一种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融并蓄,这也许就是卡萨布兰卡特有的风貌,神秘而又浪漫,独特中又呈现出多元性,就像它的名字。
在摩洛哥人的眼里这个城市叫做达尔贝达,而在世人眼中它却被称为卡萨布兰卡,但是无论是达尔贝达,还是卡萨布兰卡,它的意译都是“白色的房子”。如同城市的名称一样,我们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大多数为白颜色,我们登上附近的一座古堡,眼前一幢幢白色的建筑,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雪白的高墙大院映衬着棕榈树的枝叶,如此之多的白色建筑,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某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理环境的结果,还是隐含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离开了马拉喀什,我们的汽车全速向着摩洛哥东北方向的撒哈拉沙漠前行。经由素有“北非花园”美誉的摩洛哥,展开撒哈拉沙漠历险之旅,从黄沙漫漫到海天一色的奇异旅程。说到撒哈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和她的一本书《撒哈拉的故事》。
自古以来,撒哈拉这个枯寂的大自然,一直固执地拒绝人们的打扰。直到有一天一个叫三毛的女人径直奔着黄沙满天的撒哈拉而去。从此,那一片茫茫的沙漠,在她笔下如一幅轻巧的画卷,有声有色地展开。撒哈拉成全了三毛半生的乡愁,而三毛却成全了万千大众年轻的梦。行驶在郊外的公路上,脑海中想象着三毛对于撒哈拉沙漠的描写。我们不禁对撒哈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车窗外,阳光普照的原野上散发着青草的气息,虽然处在冬季,但现在却是摩洛哥西部最宜人的季节。
在我们眼中,埃及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奔腾不息的尼罗河不仅是埃及的生命线,同时也是开罗一道亮丽的风景。提起埃及,人们自然而然地便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的巍峨和超越时空的存在使它成为了永恒的象征。然而我们这里想要说的是,远在两千多年前,有座灯塔的名气却远远地超过了金字塔。
那时,只要提到埃及,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座雄伟神奇的塔,这座塔就是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对于亚历山大城的历史我们早有耳闻,亚历山大先后经历了希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几个时期,自建成到公元641年一直是埃及的首都。曾多达40万人口的亚历山大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但令人不解的是在这样一个极具浓郁历史氛围的古城里,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微乎其微,据说有的甚至连遗址都找不到。现在惟有硕果独存的庞贝大石柱孤零零的竖在一人高的石座上。我们不禁想问:这个城市究�狗⑸裁�?其它的文物跑到了那里?特别是闻名世界的最高灯塔到哪里去了呢?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pe1TAasxRLKlH7_puORfA